开发秘闻

联系电话 0755-86672181 通过邮件表单咨询 QQ咨询

尊敬的客户,如果您有任何疑问,可向我们客户服务部咨询

开发秘闻

从开始开发至产品完成竟花了13个年头。开发负责人讲述「THINKY MIXER」诞生之路。

开发秘闻 董事长 石井 重治

激发挑战精神

该产品的开发,最初起源于一位牙科医生讲述的有关假牙和义齿的事情。据这位医生讲,对于假牙和义齿来说,最初复制的齿形精度是非常重要的,它决定着假牙和义齿的完成度。即使到现在,我们都知道,获取齿形的印模材料是一种称为藻酸盐的物质。这种物质呈粉末状,使用时将其溶于水中调成糊状。这是一种可使用时间非常短的材料,将其贴放到牙齿上,2-3分钟就会凝固。因此,必须在无气泡状态尽可能快地进行混合。在开始产品开发的20年之前,曾经有"如果能够搅拌藻酸盐的话,就够格了"这样的话来形容技工的技术,可见这是一件非常不易掌握的工作。当时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机器,不过,由于使用机器与用手混合并没有太大的差别,因而最终使用的并不是很多。客户还说,"如果能开发出这个产品,不管多少都能卖出去",当时我想,既然客户这样说了,我就应该挑战一下,谁让我们是制造厂商呢。就这样,我们就开始了产品的开发。

从零开始寻找突破口

因为完全没有搅拌和脱泡方面的知识,我们只好从零开始。首先,我们决定按照过去的方法来做,试了试搅拌器,不过,和用手搅拌相比,这种方法尽是气泡。还有,使用之后的清洗也非常困难。另外,虽然我们还打算利用真空脱泡的方法来脱泡,但因为手法上太麻烦,从而放弃了对其的应用。实话说,这个时候常常陷入苦思。

尽管如此,我们在反复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发现,"没有搅拌器或刮刀,只要能搅拌,不就可以吗。如果在搅拌的同时去除气泡的话,会更加有效"。由于目标是在30秒之内搅拌好藻酸盐,因而我们认为,只要同时进行,就能够缩短时间。这个时候,我们的目光就停留在离心脱泡机上。作为尝试,我们把用刮刀混合的藻酸盐安放到离心脱泡机中,结果发现,虽然由于时间原因出现了凝固,但气泡都很好地消失了。也就是说,我们认为,在离心脱泡机的容器之中,如果采取什么方法能够进行搅拌的话,那么或许就可以同时并快速地进行搅拌和脱泡。这就是"去泡搅拌太郎"蓝图的基础。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"变速齿轮"。就像行星在自转的同时,还沿着太阳公转那样,我们想,如果在离心脱泡机的容器部分施加旋转力的话,就可以进行搅拌。当时虽然也有些不安,不过还是决定按照这个构想做下去。

飞散的部件,同开幕G的战斗

最大的问题就是因离心力产生的较大的G。要达到脱泡的目的,最低也需要200G左右的加速度,不过,这个数值大约相当于航天飞机发射时的30倍。一般的离心机,由于其容器是固定的,因而能够抵抗较强的G,不过,如果使它转动起来,就需要驱动的部分。安装了驱动结构的试制机器,在刚开始转动的瞬间就已损坏,另外,部件四处飞散,差点受重伤的情形也常常发生。鉴于这种情况,虽然也请了一些有名的设计公司来进行设计,但刚说完我们的设想,对方就说"办不到"而全部否决,到头来,只好自己做。从开始产品的开发,到确定其大致结构花费了大约1年的时间,其后,又花了两年的时间,解决了容器的倾斜角度和传导转动的连接部分,终于制作出了在搅拌和脱泡的同时处理下能够进行评价的试制机器。

最后的苦战,直到产品投放市场

当时,我们认为这样就完成了。不过,试制机器在运转5分钟和10分钟的时候没有出现什么问题,但连续运转2,3小时的时候,转动部位就冒出了烟,发生了故障。其原因是接合部位的摩擦。当时,涂抹于轴承上的油膜由于较强离心力的作用都飞散了。拆下来一看,就像洗过的一样,干巴巴的。为此,制作了一种结构,其能将轴承装入碗状容器中,用油密封起来,不过,试行错误连续发生,直到最后的最后。最终,第一代"去泡搅拌太郎"并没有使用夹具,而采用了V型带。

想方设法制作出了试验机器,用它进行了藻酸盐树脂和硬化剂的搅拌,在打开容器的瞬间,就有"啊,好像全部打散到什么地方了"这种错觉,透明,没有气泡,完全能够看到容器的底部。产品投放市场之后,细心听取客户的每一个意见,对产品进行改良,所有这些,现在的"去泡搅拌太郎"都继承了下来。100g的材料如果承受200G的话,大约20kg的重量就原原本本地施加到驱动部位。虽然费了很多周折才使驱动部能够承受这个重量,创造出实用的离心力,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。

>查询

返回该页上部

粤ICP备18038273号-2